left
是攝護腺癌的徵兆?

大林慈濟醫院泌尿科 盧誌明

血精與攝護腺癌相關的線索
  最近有幾篇研究指出感染可能和攝護腺癌發生有關。(NEJM 349:366, 2003; Nat Genet 32:321, 2002; Nat Genet 30:181,2002; Nat Genet 32:581, 2002)。血精大多數來自攝護腺感染,同時也有個案報告指出攝護腺癌患者會以血精表現。(J Urol 163:915, 2000; Hinyokika kiyo 43:103, 1997)。所以大家一定很想知道一般人出現血精的’機率有多大?攝護腺癌患者出現血精的機率比一般人大多少?一般人出現血精同時有攝護腺癌的機率有沒有比一般人未發現血精而有攝護腺癌的機率高?

有血精與無血精男生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一樣高嗎?
   芝加哥大學與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泌尿科合作收集1991年至2001年之間參加攝護腺癌篩檢計畫的男性民眾26126人其中有139人曾出現血精(0.53%),1708人發現攝護腺癌,同時有血精與攝護腺癌者共有19人(佔全體血精人數中的13.7%),在50歲以上或40歲以上但有攝護腺癌家族史的男性民眾,得到攝護腺癌的機率大約是6.5%,只有那些血精病人得攝護腺癌機率的一半左右。換句話說,血精患者有高一倍攝護腺癌的可能性。

   同時有攝護腺癌與血精病人和沒有血精的攝護腺癌病人比起來,較年輕、肛門指診較易發現腫瘤、較早期。

   整體而言,年齡、攝護腺特殊抗原、肛門指診是攝護腺癌的獨立預測因子。血精的預測能力則是在「顯著」邊緣(p=0.054, 95%CI:0.99-3.02, OR=1.73)。

年齡是關鍵所在
  歷史上,大多認為血經是因為縱慾過度所致的「暫時、良性、自癒」的問題。Cattolica建議血精無需進一步臨床檢查,只要保證再加上DES治療就夠了。(J Urol 128:151, 1982)。Fletcher等人曾發現多數小於30歲男性的血精和炎性反應有關(Br J Urol 53:669, 1981)。Fuse等人報告說:血精和器官的結構異常有關,大約四分之一有儲精囊擴張,略少於四分之一是攝護腺炎(23%),另外一成有攝護腺結石(J Urol 140:991, 1988)。
華人的資料,余(Yu)等人曾研究65位16至69歲的華人,發現11%是結核病,另有28%有副睪結節。9(Urol 10:562, 1977)。

結論:大於40歲有血精應接受攝護腺癌篩檢
   這個研究告訴我們:血精發生於年輕人,而且通常被認為是無害的問題,但是在攝護腺癌篩檢群(大於50歲或大於40歲但有家族史者)中,血精的發生率並不高,大約是千分之五。如果發現血精,則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大約比其他人高出一倍。所以大於40歲又有血精時,應該接受攝護腺癌篩檢。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