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
談男性性功能障礙:早洩

目前為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系主治醫師及性心理衛生特別門診醫師 薛克利醫師

學歷:
(1)高雄醫學大醫學系畢業(1985-1992)
(2)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攻讀碩士(2002-)
經歷:
(1)中華民國性教育協會理事(2001-2003)
(2)高雄縣性侵害加害人評估小組委員會(2000-)
(3)台灣精神醫學會家暴暨性侵害防治學術委員會委員(2001-)
(4)台灣精神醫學會通訊副總編輯(2004-)

〔前言〕:     記得前一陣子在網路上流傳一個微波爐的廣告,故事一開始是一對男女享受魚水之歡的鏡頭,當男方完事之後(意謂著射精)即刻轉頭呼呼大睡,卻見女方從容不迫地起床走到放在房間不遠處的微波爐,此時微波爐的倒數計時器正好停止,女方習慣性地打開微波爐,拿出一片剛微波好的熱麵包,臉上露出勝利式的笑容,似乎在為自己能將時間拿捏得如此精準而喝采,這才真正滿足地吃起麵包來…。這則廣告或許過於渲染誇張,但是它也傳遞了兩則發人省思的房事課題:(一)、大部分男性所忌諱面對的早洩問題。(二)、女性對男性早洩的防衛或逃避心態。   相信大部分看過A片的人都清楚,不管劇中的男女主角在性愛過程有多麼不同的花樣或姿勢,然而決定性愛結束的關鍵點,絕大部分是等到男主角射精後方才大功告成。A片似乎給我們以下的刻板印象:男性負有性愛成敗的責任與壓力,包括“硬度”和時間“長度”,而女性只有『做以待畢』的義務。因此,男性控制射精時間長短的能力往往也成為決定兩人房事滿意與否的關鍵。大部分男性在意自己射精的時間與控制度,曾有研究針對早洩的男性調查其生活上所受最大的衝擊發現,這些男性最關注的問題為早洩導致自信心與人際關係受挫,影響的情況與陽萎的男性類似。(Symonds T, 2003)

[早洩的診斷] 根據美國精神科醫學會DSM-IV所訂定之診斷早洩(Premature ejaculation)的標準主要為男性在希望的射精時機之前,於極少性刺激下,持續或再發性地在性交合之前、當時、或之後短時間內即已射精,除此之外,尚須考慮當事人的年齡、性伴侶、當時情境及最近性活動的頻率等因素。(A. P. A. 1999) 頗饒趣味的是,名為『早洩』的診斷準則內容並未出現明確的時間界定,而是依照男性對射精的主觀感受與期待,以及對性刺激的敏感度等因素來判斷是否有早洩的現象。有些學者或研究嘗試將診斷的標準量化,以計算陰莖在陰道內抽送的次數或陰莖插入陰道至射精的時間長度,一般界定為兩分鐘。馬斯特與瓊生在定義早洩上,則強調至少在一半或以上的性交次數中,無法讓性伴侶得到性滿足的附加條件,客觀地從性愛頻度及性伴侶的角度來評估早洩的可能。綜合以上所述,欲評估一個男性是否達早洩的程度至少應考慮包括:(一)、陰道內射精前驅時間(Intravaginal ejaculatory latency time),(二)、射精控制度,(三)、性滿意程度(Sexual satisfaction)〔註:包括當事人及(或)其伴侶的滿意度〕及(四)、性愛頻率。簡單地說,『早洩』可將其定義為:至少在一半或以上的性交次數中,男性覺得自我控制射精能力不好,且在陰莖進入陰道後兩分鐘內即射精,導致伴侶雙方或其中一方對性生活不滿意。

〔早洩的病因〕 即使我們如此吹毛求疵去定義早洩,在臨床上『早洩』充其量只不過是一種症狀或症候群,其背後病因則尚待釐清也引發了多方的論戰,因而,早洩到底是心理因素抑或是生物因素也一直是男性性功能熱門的議題,有關早洩之心理社會層面歸因包括精神動力分析理論、早期性經驗之制約、性操作焦慮、負面情緒及伴侶關係等影響,生物層面歸因則拜科技進步之賜,涵蓋從性荷爾蒙、射精反射 (ejaculatory reflex)、性心理生理反應(psychophysiological response)、遺傳與神經生物學(genetic and neurobiology)(Waldinger, 2005)等不同層面的剖析。

〔早洩的治療〕 不論早洩的診斷標準與病因探討乃至於治療在數十年來引起多大的爭辯與進步,對絕大多數的男性病患來說『會抓老鼠的貓就是好貓』,從早期Semans發展出來的行為治療 Stop/ start 技巧,及馬斯特與瓊生改良的按壓技巧 (Squeeze technique),都有其不可抹滅的貢獻。然而,隨著SSRI類藥物被發現具有延長射精時間療效的證據越來越明確,男性早洩的問題已被帶到一個新的紀元,不再是心理與生物壁壘分明的二分,而是相輔相成地針對早洩的病患提供更完整(comprehensive)且個別化(individualized)的評估與治療策略(Althof SE., 2005),這不啻是男性性功能劃時代的一頁!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