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
  簡 介
  宗 旨
  目 標
  願 景
  委員介紹
  主任委員上任序言
  章 程
男性學臨床組-第一名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泌尿學科
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泌尿科 劉家駒

非常感謝各位評審委員的青睞,讓我能從多位優秀競爭對手中獲得今年『男性學論文獎 臨床組第一名』的殊榮!也感謝學會在過去多位前輩的努力,能在會務蓬勃發展之餘,亦能提供會員這樣一個論文發表的競賽機會,以鼓勵大家從事男性學與性醫學研究,進一步提升本土男性學與性醫學的學術風氣與水準。

“非酒精性脂肪肝”近年來被認為是導致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據估計全球約25%成年人受影響,並與代謝症候群及其組成因子間有密切的雙向關聯性。但其定義與名稱有先天缺陷如無法捕捉該疾病的異質性、診斷使用排除法具侷限性、及名稱中包含有酒精為部分宗教與地區的禁忌。而“代謝異常脂肪肝”為2020年經國際專家學者討論後提出用來取代傳統”酒精性脂肪肝”的新定義,目的在強調代謝異常因子對肝臟疾病發生與進展的重要性。其診斷採涵蓋性,既患者具有脂肪肝外,需合併有體重過重與肥胖、第二型糖尿病、或具有兩項代謝異常因子等三項表現之一稱之。在2022年已被超過1000個重要醫療、健康照護、及藥事團體所支持。最新研究更證實代謝異常脂肪肝有助於發現罹患代謝異常、肝臟併發症、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及大腸腺瘤等高風險族群。但目前對於“代謝異常脂肪肝”與“睪固酮低下”在老化男性間的關聯性仍不明瞭。

因此我們針對過去經免費社區健康檢查所收案的631位台灣中老年男性(平均年齡: 54.4 ± 8.4歲)進行研究分析,來探討其罹患代謝異常脂肪肝與睪固酮低下的關聯性。結果發現具代謝異常脂肪肝的受試者相較不具的受試者,其罹患睪固酮低下與代謝症候群的盛行率會顯著上升。此外,在受試者不具代謝症候群時,代謝異常脂肪肝會顯著增加罹患睪固酮低下的盛行率。進一步在不具代謝症候群的受試者去校正其他干擾因子後發現,代謝異常脂肪肝會顯著增加3.41至4.74倍罹患睪固酮低下的風險。相關成果於112年10月已順利發表在內分泌知名期刊 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

由於傳統認為不具代謝症候群的男性其罹患睪固酮低下的風險較低,我們研究顯示代謝異常脂肪肝可作為這群低風險族群評估睪固酮低下的早期預測因子,進而可早期進行預防與治療,相關成果為現有文獻的第一篇發表!未來我們團隊將進一步去釐清代謝異常脂肪肝、睪固酮低下、與代謝症候群三者間關聯性的詳細分生機轉,並進一步探討睪固酮治療是否可打破三者間的惡性循環,也希望後續相關研究成果能盡早與大家分享!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