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
  簡 介
  宗 旨
  目 標
  願 景
  委員介紹
  主任委員上任序言
  章 程
攝護腺肥大無傷口手術新選擇:UroLift攝護腺拉開手術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泌尿部主治醫師 歐穎謙

UroLift攝護腺拉開手術是甚麼?為什麼可以治療攝護腺肥大?

UroLift攝護腺拉開手術是一種治療攝護腺肥大的新型微創手術,經過國外大型研究已證實其治療療效與安全性,提供患者除了藥物治療與傳統手術以外的新選擇。

UroLift攝護腺拉開手術透過極小型的植入物,對攝護腺進行物理性拉開,除了能立即使攝護腺尿道變得寬敞,更是主流攝護腺手術中,唯一不對攝護腺組織進行切割或熱燒灼的手術。除此之外,植入物能持續施加壓力於攝護腺組織上,進一步降低攝護腺腺體的血液循環,持久協助攝護腺組織萎縮,進而維持長期的療效。

UroLift攝護腺拉開手術的優勢為何?

  1. 手術時間短:約30分鐘可完成。
  2. 麻醉風險低:通常透過輕度全身麻醉即可完成手術。必要時甚至可在尿道局部麻醉下進行。
  3. 住院時機短:通常術後即可返家,無須留置導尿管觀察,最大限度降低對日常生活的干擾。
  4. 最低侵入性:透過極小型的植入物將攝護腺拉開,避免傳統手術對於攝護腺組織進行切割與熱燒灼後,所可能引發的不適與風險。
  5. 立即有效:透過物理性拉開攝護腺尿道,術後改善立即有感。
  6. 持續改善:透過植入物的局部壓迫減少血液循環,持續讓攝護腺組織萎縮,產生持久性療效。
  7. 副作用少:包含解尿疼痛、血尿、骨盆疼痛、及與急迫性尿失禁、泌尿道感染等,通常發生比率極低且大多在2-4週內會改善。
  8. 維護性功能:幾乎不會造成任何勃起或射精功能障礙。
  9. 不影響後續攝護腺癌的診斷評估:患者術後的攝護腺抗原指數(PSA)會快速地回復到手術前的基準,不影響後續追蹤其指數變化。該植入物可相容於磁振造影儀器(MRI),不影響後續攝護腺的影像檢查。

UroLift攝護腺拉開手術適合我嗎?

手術適應症:50歲以上男性,因良性攝護腺肥大(攝護腺體積≤80毫升以內)且造成排尿阻塞性症狀的患者。

手術禁忌症:攝護腺體積>80毫升或泌尿道感染中的患者。

接受UroLift微創攝護腺拉開手術前,建議向泌尿科醫師諮詢以下問題:

  1. 確認排尿困擾的嚴重程度:透過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IPSS)問卷,泌尿科醫師可以判斷排尿困擾程度,並根據嚴重程度跟病患諮詢相關治療的優缺點。(請注意:攝護腺肥大的程度不完全相關於症狀嚴重的程度,因此治療的選擇不完全取決於攝護腺腺體大小。)
  2. 客觀評估攝護腺肥大與排尿障礙的事實:透過攝護腺超音波的量測,泌尿科醫師可以得知攝護腺的體積與肥大程度,作為選擇治療方案的參考之一。透過尿流速與殘尿的測量,泌尿科醫師可以瞭解排尿相關參數,客觀判斷是否有排尿功能異常。
  3. 排除攝護腺癌的風險:透過測量攝護腺抗原指數(PSA)、肛門指診確認是否有攝護腺硬塊,與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底下是否有看到攝護腺低迴音區,可以協助泌尿科醫師判斷攝護腺是否有癌症的風險須要進一步切片確認。
  4. 排尿症狀是否是攝護腺所導致:下泌尿道相關的儲存症狀,例如頻尿急尿,有可能是因為膀胱過動症所導致;或是例如夜尿,有可能肇因於身體水分排出的影響或睡眠障礙等等。而這些症狀不一定在治療攝護腺後會獲得改善。即使是排尿困難的相關症狀,也有可能是因為膀胱退化無力,無法有效的將尿液排出。因此泌尿科醫師能綜合各項檢查結果,去判斷治療攝護腺是否真的能協助患者。若基本的檢查無法確認時,可以透過進階的尿路動力學檢查來判斷膀胱收縮力係數與膀胱出口阻塞係數,進一步確認治療攝護腺阻塞是否對病患有幫忙。
  5. 各項治療方案的優缺點:攝護腺肥大的治療選擇眾多,從自我觀察、生活習慣調整、藥物治療、到傳統手術治療、雷射攝護腺汽化或剜除手術、攝護腺水蒸氣消融、與本文所介紹的UroLift微創攝護腺拉開手術等等,各有其優缺點與適應症。病患應跟醫師討論並從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UroLift攝護腺拉開手術的治療過程

  1. 術前接受麻醉科醫師評估,若無特殊風險可採用全身舒眠麻醉。若麻醉風險高的患者,可考慮採用尿道局部麻醉來避免麻醉風險。
  2. 會陰部消毒與無菌鋪單。
  3. 膀胱內視鏡搭配UroLift遞送裝置,在內視鏡直視尿道的情況下,安全抵達攝護腺阻塞區域。
  4. 在距離膀胱頸約1.5公分的地方開始,左右依序透過UroLift遞送裝置所伸出的針頭,將UroLift植入物固定到攝護腺內,像拉窗簾般將攝護腺組織推擠固定到兩側,增加攝護腺尿道的寬度。
  5. 每位患者大約需要4-6個植入物,讓整段攝護腺尿道均勻地被拉開,留下一個通暢的尿道。
  6. 大多數患者術後不會有明顯的出血,不需要留置導尿管,麻醉甦醒後即可返家休養。

UroLift攝護腺拉開手術的療效

根據多個大型臨床試驗研究顯示,接受UroLift攝護腺拉開手術後,排尿問題迅速獲得緩解,且大多數患者的改善能維持至少五年以上。

  1. 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IPSS):第一年改善程度約47%,至第五年改善程度約36%。
  2. 排尿相關生活品質(IPSS-QoL):第一年改善程度約51%,至第五年改善程度約50%。
  3. 最大尿流速(Qmax):第一年改善程度約59%,至第五年改善程度約44%。
  4. 術後累積再治療比率:第一年約5%,至第五年約14%。

UroLift攝護腺拉開手術的可能併發症

UroLift攝護腺拉開手術所導致的併發症大多相當輕微,且發生率極低,通常在2-4週內會自行緩解:解尿疼痛(9%)、骨盆疼痛感(6%)、血尿(4%)、急迫性尿失禁(3%)、攝護腺發炎(0.4%)、尿液滯留(0.4%)、泌尿道感染(0.1%)等等。

UroLift攝護腺拉開手術與其他治療的比較

  1. 藥物治療:攝護腺主要的藥物治療包含甲型阻斷劑與5甲型還原酶抑制劑兩種,前者協助放鬆攝護腺尿道,後者抑制攝護腺腺體增生使攝護腺體積縮小。根據研究顯示,UroLift攝護腺拉開手術對於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IPSS)與最大尿流速(Qmax)的改善都顯著優於兩種藥物。且服用兩者藥物較常出現的副作用,例如:射精功能異常、勃起功能障礙、性慾減低、姿勢性低血壓、頭暈無力、鼻塞等,在UroLift攝護腺拉開手術術後幾乎不會出現。
  2. 攝護腺常規手術(含傳統攝護腺刮除手術、攝護腺雷射汽化/剜除手術):常規攝護腺手術通常使用切割或熱能的方式來移除攝護腺組織,因此術後恢復期與達到同等治療滿意度的時間通常較UroLift攝護腺拉開手術來得慢。儘管如此,不可否認攝護腺常規手術在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IPSS)的改善是略高於UroLift攝護腺拉開手術。但攝護腺常規手術導致射精功能障礙、勃起功能障礙、應力性尿失禁、與尿道狹窄等的發生率是顯著高於UroLift攝護腺拉開手術。
  3. 攝護腺水蒸氣消融手術:根據研究顯示,在約一年的追蹤期中,UroLift攝護腺拉開手術與攝護腺水蒸氣消融手術有著相似的改善幅度。接受攝護腺水蒸氣消融手術的患者較常出現的副作用為術後解尿疼痛感(22.8%)與非血塊導致的尿液滯留(18.9%);而接受UroLift攝護腺拉開手術的患者最常出現的副作用為血塊所導致的尿液滯留(7.3%)。

結語:

UroLift攝護腺拉開手術是一種嶄新的攝護腺肥大治療方式,其透過物理方式「拉開」攝護腺尿道,最大程度避免了其他主流攝護腺手術對於攝護腺的切割與熱燒灼破壞,達成幾乎無傷口的攝護腺治療。它適用於中度攝護腺肥大導致排尿障礙的男性,可以滿足病患追求手術時間短、恢復迅速、盡可能不影響日常生活、最快產生優於藥物治療的合理療效、與最大程度避免手術併發症的選擇。然而考量每位病患的病況與現實需求不同,應向專業的泌尿科醫師進行完整的評估與諮商後,才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