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
男性學論文獎臨床組第二名-得獎心得

成大斗六分院 林宗彥

弗尼爾式壞疽(Fournier gangrene)是發生在男性生殖器官的壞死性筋膜炎,會造成陰莖或陰囊周圍皮膚或皮下組織或肌肉感染潰爛或壞死,是高致死率的泌尿科急症,案例最早被提出於1764年,一直到1883年法國的性病學家Jean-Alfred Fournier正式報告,此病症才以他命名。

由於弗尼爾式壞疽具有高致死率,所以醫師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這類患者死因的探討並希望能找到改善死亡率的治療方式,像是筆者曾與成大團隊於2019年發表可以使用簡化版弗尼爾式壞疽嚴重指標(Fournier gangrene severity index)先找出高死亡率風險患者,建議到院後的14.35小時內就接受手術可改善死亡率。但弗尼爾式壞疽的死亡率有因為這樣的努力而下降嗎? 英國Radcliffe跟Khan學者於2020發表於BJU international的論文給了否定的答案,他們的研究中收錄了長達25年40個國家172篇研究共6152名患者,他們報告這些研究平均死亡率19.8%且在這25年間死亡率沒有下降的趨勢。由於他們的研究涵蓋了許多國家及不同族群,無法看出單一地區或國家弗尼爾式壞疽的死亡趨勢,因而給了我們這篇研究的契機。

我們的研究使用全人口台灣健保資料庫,收錄了從2002年到2016年因弗尼爾式壞疽住院且接受清瘡手術的患者,我們的研究發現在這15年台灣弗尼爾式壞疽死亡率有下降的趨勢,從前三年平均約12%降至最後三年平均約5%,進一步探究死亡率趨勢下降的原因,發現與照顧醫師團隊人力最相關,照顧醫師團隊包括泌尿科、急診、麻醉科、及內科醫師,當人力越充足時死亡率就越低,統計相關性r值高達0.8以上。其他因素像是疾病嚴重程度、治療花費、以及手術時機則與死亡率趨勢較不相關。這篇研究提醒我們,要改善急重症疾病的死亡率,除了個人照護醫療上的進步,國家政策的施行以及照護能量及人力的充足也是相當重要。

本研究題目「政府主導醫療保健系統下照顧醫師團隊的充足與台灣弗尼爾式壞疽死亡率下降趨勢相關」發表於2023國際泌尿外科雜誌期刊第2卷,感謝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學術委員會評審獲論文獎,倍感殊榮。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