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
序言

馬偕紀念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 蔡維恭

蔡維恭醫師小檔案:
  • 馬偕紀念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 (台北暨淡水院區)
  • 台灣男性學醫學會 常務理事
  • 台灣性功能障礙諮詢暨訓練委員會 委員兼秘書長
  • 台灣男性學醫學會 男性性功能障礙委員會 主委

睪固酮對於維持人體許多器官正常運作扮演重要角色,成人男性體內正常濃度在300∼1,100ng/dl。睪固酮血中濃度在30歲達到高峰,以後以每年1∼2%的速率慢慢降低。當睪固酮降到正常值以下,從生理功能包括認知功能、運動、造血、骨骼、肌肉、新陳代謝 ; 情緒活力等心理表現 ; 以及性功能面向的性慾及勃起機能等都可能受到影響。

目前醫界對成人晚發性睪固酮低下症,特別是睪固酮抽血數值低下又有臨床症狀的建議是:藉由生活型態的改變來改善睪固酮低下所相關症狀的困擾,並藉由睪固酮製劑的補充療法提升體內睪固酮濃度來維持其正常生理作用。但並不是每位患者都願意或適合接受標準的睪固酮補充療法,有些患者因生育的考量並不適合接受外源性的睪固酮製劑,部分患者因對睪固酮補充療法有個人的疑慮或禁忌而拒絕。患者常問是否能從食物上達到提升睪固酮的效果,但目前科學上並無任何的證據顯示食療可有效的增加睪固酮濃度。所以部分病人可能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另類療法,也有相當比例的病人是自行尋求網路資訊或親友建議來選擇另類療法。

然而這些另類療法是否能真的達到提升睪固酮的濃度或改善睪固酮低下症的症狀呢?本期邀請了三位專家就這議題提出專文探討: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的李威昌醫師就醫界常用的Aromatase inhibitor與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做了完整的回顧。鳳山李嘉文泌尿科診所的李嘉文醫師探討Dehydroepiandrosterone (DHEA),是否與睪固酮有一樣的療效,安全及禁忌。最後由亞大附設醫院的邱鴻傑醫師介紹常被健身界號稱黑魔法的選擇性雄性素受體調節劑 (SARMs),其安全及療效的現階段證據及未來應用的展望。雖然這些另類療法的療效還不是相當明確,部分選項的安全證據也不足,但透過以上三篇專文的介紹,相信可以擴展大家對治療睪固酮低下症的知識領域。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