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攝護腺癌是美國男性最常見的癌症,在台灣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目前已名列男性十大癌症的第五名。根治性攝護腺全切除術(Radical prostatectomy,RP)與放射線治療是攝護腺癌最主要的治療方式。根治性攝護腺全切除術一般包含完全去除前列腺、儲精囊、和部分輸精管。該程序可以通過傳統開放式技術,一般腹腔鏡、或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技術進行。隨著微創手術的進步以及對解剖上的了解,"神經血管束保留"式手術的發展對於功能保全有顯著地貢獻,但即使如此,目前仍有六成以上接受手術的病人在手術後會面臨性功能障礙的問題。術前勃起功能、患者年齡、神經血管束的保存和外科醫生的經驗等幾點是對於術後的勃起障礙最重要的因素。
具有令人滿意的勃起與性功能對於患者的整體生活品質是很重要的,其不僅會影響病人,也可能影響其伴侶。在現代醫學中,術後的康復是成功治療疾病的基石之一,因此性功能的康復也是前列腺癌手術術後越來越被重視的一部分。
根據目前的文獻,術後的藥物復健主要包含幾種方式:Phosphodiesterase type 5 inhibitors(PDE5-Is)、海綿體藥物注射、及尿道內塞劑等。
Phosphodiesterase type 5 inhibitors:
口服藥物的好處是相較於其他方式,大多數人都能接受這種方式復健。Padma-Natha等人於2008年發表了一個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發現在神經保留攝護腺根除手術後4週開始,每日夜間使用50mg或100mg的sildenafil在術後1年,有27%的患者其國際勃起功能標準化指數(IIEF)有改善,而安慰劑組只有4%(P <0.05)。其他PDE5-Is亦可見到相似的好處,Montorsi等人[4]發現,在神經保留攝護腺根除手術後一個月開始使用vardenafil,on demand use的治療組在任何一個時間點的勃起功能都優於對照組。而tadalafil亦有相似的幫助,研究顯示接受手術的病人,tadalafil daily use優於on demand use及placebo。因此從手術後約一周開始PDE5-Is的藥物復健,無論是每日服用或者需要時服用的方式皆有可能改善病人術後的性功能。
Intracorporeal injection therapy:
Montorsi等人在1997年就提出了在根治性攝護腺全切除後使用intracorporeal injection therapy(ICI)做陰莖復健的概念。陰莖復健可以促進早期性交,提高滿意度,並可能促進早期自發勃起功能的恢復。使用方法一般為每周週進行兩到三次ICI,同時亦可以合併每日PGE5-Is的使用,同時使用ICI及口服藥物的組合相較於單純使用ICI而言可以使ICI所需的注射劑量減少,因此降低陰莖不適。對於口服藥物效果不佳或者無法接受神經保留手術的患者,使用ICI仍有可能幫助病人陰莖復健。
Medicated Urethral System for Erection(MUSE) or Intraurethral alprostadil suppositories(IUA):
Raina等人在2007年的研究顯示,RP後使用IUA可以縮短了恢復勃起功能的恢復時間,其安全性和耐受性都是可接受的。患者在接受手術後被要求每週使用三次IUA,首先使用125μg,治療4週後,將治療劑量調高至250μg。使用6個月後,IUA組有74%的男性報告成功性交。在有關陰莖血氧飽和度研究中顯示250μg IUA使用後的第二天就可以發現海綿體的血氧飽和度有改善
結論
陰莖復健對於攝護腺根除手術後病患整體的康復越來越受到重視,口服PDE5-Is、陰莖藥物注射、及尿道藥物塞劑等皆為有效且安全的陰莖復健方式,這些方式可以單獨或者合併使用,例如口服藥物同時配合陰莖藥物注射。目前最佳的介入時機仍未有定論,大多數的研究復健介入的時機約為手術後三到四周開始,至於提早於手術前介入是否有更好的效果仍待更多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