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波是什麼 在物理上,當聲源的移動速度等於音速時,波前就無法逃離聲源。成堆的波前在聲源附近持續累積,會產生很大的振幅,形成音障。這些音障會使得接近音速的飛航,變得十分困難而且危險。因為它們造成氣動阻力增加、抬升力下降,使得機師難以操控飛機,穩定性降低。
而當聲源的移動速度超越音速時,波前就會落後波源,而形成以聲源為頂點的錐狀區域。在這個錐體表面,就產生了超音波前,振幅超大,稱為震波。當震波抵達時,周圍的人可以聽到音爆的聲響。震波可以利用火花放電、壓電元件、或電磁偏向等方法來產生。
震波的治療效果 體外震波的發展,可說是對結石治療最有意義的發明。利用雙平面透視的輔助,就可以把震波經由水的傳導,對焦在腎臟、輸尿管、或是胰臟的結石上。軟組織與堅硬結石之間,介質密度的改變,造成能量在結石的表面釋放,進而擊碎結石。
有趣的是,不同能量的震波,會帶來不同的生物效應:高強度體外震波可造成機械上的破壞(治療結石),中強度體外震波具有抗發炎效果(治療肌腱炎),而低強度體外震波則可引發血管新生(治療陽痿)。
2016年,有兩則動物實驗問世。韓國學者Jeon SH治療攝護腺切除後,而勃起障礙的老鼠,發現脂源幹細胞可以促神經的修復,而低強度體外震波則可改善海綿體的血管新生。法國學者Assaly-Kaddoum R等以低強度體外震波治療罹患糖尿病的老鼠,發現可以改善勃起功能,並且意外地發現:此療效乃獨立於一氧化氮及環化單磷鳥酸苷的機轉。
2017年,美國學者Wang B等發現:低強度體外震波造成神經損傷,使得神膜細胞表現出更多的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美國學者Lin G等則發現:低強度體外震波可以活化老鼠海綿體內的先驅細胞。以下的文章,將整理介紹體外震波治療在男性醫學臨床上的3項重要應用的研究:慢性攝護腺炎或骨盆腔疼痛、纖維性海綿體炎、以及勃起功能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