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
  簡 介
  宗 旨
  目 標
  願 景
  委員介紹
  主任委員上任序言
  章 程
執編引言

慈濟醫院台北分院泌尿部部主任 楊緒棣醫師

  本期會訊邀請北中南三位專家談性的迷思:陳志鴻醫師談「性的迷失」、張進寶主任談「你有早洩的困擾嗎?早洩怎麼辦?」、蔡嘉駿醫師談『尺寸不重要 合適才重要 有愛最重要』。從三個不同角度談常見的性迷思。

  陳醫師說明男性為了求大而造成的一些心理與生理的困擾。花錢找皮痛其實沒有好處。事實上,女性陰道最敏感的部位在外側遠端1/3處,因此對所有男士的陰莖長度來說,絕對夠用,反倒是陰莖勃起的硬度,對男女雙方的快感,更為重要,所以有勃起功能障礙的患者,尋求積極的治療,才是正確之道。

  「一夜七次郎」其實是對男性與女性的折磨,未必有何好處。男人高潮不射精,其實蠻苦的。對女性來說也是一大負擔,臨床上時而可見遲發性射精障礙或無法在陰道內射精的患者來求診,他們每次作愛要達到高潮都需要半小時甚至一小時以上,對他們來說,性愛不是「作愛作的事」,反而是一大負擔,甚至是痛苦的事,而視作愛為畏途。

  張主任報導國際性學醫學會(ISSM))的原發性(lifelong)早洩性射精的定義,包括:1. 陰道內射精的前驅時間(IELT)小於1分鐘 2. 無法延遲射精 3. 造成患者及伴侶負面心理影響。目前對於續發性(acquired)早洩性射精則未有IELT明確定義。可做為民眾與醫師的參考。至於行房時IELT多久才算正常,根據台灣男性學醫學會在2009年所進行的線上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台灣男性過去一個月性行為次數平均為2.8次,平均IELT值為7.5分鐘,以IELT介於5至10分鐘比例最高,事實上IELT時間太久反而會造成性伴侶的不舒服,降低性生活品質,建議不要存有像A片所演的猛勇與過度持久的“性迷思”。

  蔡醫師從古籍 [孟子]中提到「食色,性也」;[禮記]也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再廣泛談世界各地的『巨根』文化。最近甚至連智慧型手機的APP軟體也都能話人長短,號稱能推算出合理的陰莖長度範圍,其實這些網路軟體大多沒有醫學根據。目前尚無大型陰莖尺寸的統計結果,大多只有各地區的小型研究,其實陰莖平均長度按年齡、種族及遺傳因數而有所不同,西方男性陰莖勃起後大約在12.9~15.0公分之間,2003年台灣也發表過兩篇調查顯示勃起後平均陰莖長度12.4~13.5公分左右[5],另外在2006年也調查過0~5歲的台灣小朋友平均陰莖長度(牽引下)約為新生兒3公分;1歲男生4公分;而5歲時常長至接近五公分[6],這其實和西方小朋友相差不大[7]。其實大多數男性對於自己陰莖尺寸的問題都只是杞人憂天,參考以上的標準可以自我比較與放心。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