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個精神科醫師投入男性醫學的領域中,不像泌尿科醫師或婦產科醫師有許多臨床實用精密的儀器做為評估的工具,在精神科除了問卷、就只有施測的工具。我原先的觀念中認為,在一般的情況下,這是很難被好的期刊所接受。但我很幸運的在經過江漢聲校長糾正我的觀念,及黃一勝教授指導下,才大膽的運用年輕男性做為素材,改用不同於以往只用中老年人為樣本的研究,幸運的被期刊接受刊登。但在聽過其它論文的報告後,深深覺得自己的獲獎誠屬僥倖,論文水準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一般研究往往受限於研究設備的缺乏,常常又由於受試的個案不足,無法像國外發表文獻皆有上千名以上的樣本,因此團隊合作就顯的非常重要,在跨區域的合作才足以收集到足夠的樣本,以代表整個區域。個人在從事研究及投稿過程中,經過無數次的挫折,但每經歷一次挫折,都覺得能從其中吸取一些經驗及知識,並因此成長,投稿被退稿是很正常,但切勿因此而氣餒。所以想藉此機會與所有會員共勉之。
在精神科領域中我們仍有許多議題需要討論,如長期住院之病友,他們的性問題、性需求是如何處置的,此外許多精神科相關的藥物、病人的心理狀態對病人性功能的影響,在國內這方面的研究仍顯不足。目前值得欣慰的是,有一些精神科醫師已開始這方面的研究。
個人也非常感謝學會不分科別,凡以男性醫學為主並藉由舉辦論文發表與獎項選拔的形式,來鼓勵重視男性醫學及突顯學術論文發表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