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
男性不孕症之中醫藥觀點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 畢業 台灣大學醫學院生理學研究所理學碩士 長庚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 江駿然

  不孕的定義是指結緍後擁有正常性生活、沒有避孕,超過1年仍沒有懷孕。不孕的原因,男方因素約占不孕原因的一半。男性的不孕原因大概可分成:內分泌問題、精子生成障礙、射精障礙、精子功能異常等四方面。過去10年來,西方醫學在生殖技術方面進步很大,但是在改善精子生成障礙方面的進展有限。男性不孕患者的精液檢查中,檢查結果異常者約占86%,其中超過一半以上為多項指標異常(無精子、精液不足、精子數目不足、精子活動力下降、精子畸形等等)。在精液檢查結果異常的男性不孕患者中,約有25%的患者找不到任何目前已知的原因。對於這類找不到任何已知的或可治療的病因的男性不孕症,醫學上稱為「原發性男性不孕症」(idiopathic male infertility),此類患者的精液檢查大多是多項指標異常,僅有少部份是單項指標異常。依目前有關的研究來看,此類患者尚無確定有效的治療方式,僅能嘗試用經驗療法或輔助生殖技術(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

  中醫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的主要功能主藏精、主生長、發育和生殖,開竅於耳及二陰。其所藏的先天之精是生殖、發育的根本。精子的生成有賴於腎陰的滋養和腎陽的溫煦;腎主命門之火是促進生殖、發育的動力;其司前陰的功能直接主宰著外生殖器勃起與排精的功能。中醫的「肝」、「心」、「脾」、「肺」、「腎」並不等同於「肝臟」(liver)、「心臟」(heart)、「脾臟」(spleen)、「肺臟」(lung)、「腎臟」(kidney),中醫使用這些字已有2千年以上的歷史,由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這些名詞,它們的內涵比較像是對於人體解剖生理功能分類的集合性統稱。目前對於中醫的「腎」所進行的研究証實了中醫的「腎」類似“下視丘—腦垂體—性腺”軸的作用。針對「腎陽虛」所作的研究則顯示了腎陽虛證不僅可引起“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功能紊亂,而且對於不同靶腺軸(如下視丘—腦垂體—甲狀腺軸/胸腺軸/性腺軸)的不同環節,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亂和退行性病變。所以,腎氣的盛衰實際上體現了內分泌的功能狀態及體質的狀況,也決定著生育能力的強弱,“腎虛”是男性不育的主要病理機制。研究顯示補腎中藥在調整“下視丘—腦垂體—性腺”軸的功能以及內分泌的異常,改善精子的品質,調節免疫機能等方面有所幫助。補腎法促進睾丸生精原理的研究證實,補腎藥對睾丸有專一作用,有類似但又不完全同於性激素和促性激素的作用,能促使損傷的睾丸組織學(曲細精管及間質細胞等)得到改善和恢復。[1]此外,男性不孕症患者病程較長,多為久病。中醫理論認為“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瘀血"往往是在以往的慢性炎症、組織損傷基礎上造成血運不暢,局部組織失養。因此,瘀血是男性不育的另一個主要病理機制。活血化瘀是中醫的一個重要理論和治療原則,活血化瘀中藥可改善血液循環及神經營養,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改善血液理化性質,有助於改善睪丸及附睪功能。[2]儘管近10年中國大陸關於中醫藥對於少精子症的研究有很多,但其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3]:
1. 各種報導的療效差異性頗大,約在25%~95%之間,療效標準不統一,減少了不同治療方案之間的可比性。
2. 有的研究納入的病例不多,無對照組,故其療效有待進一步確認。
3. 對於精液異常的患者,即使不經過治療,在婚後的最初幾年仍有使配偶受孕的機率,因此將配偶懷孕作為治癒標準有欠妥當。

  除了藥物的治療以外,患者的日常生活飲食習慣也需要注意。《濟陰綱目》中記載“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節勞,三曰息怒,四曰慎味”。《婦科玉尺》亦謂“男子求嗣,所謂清心寡欲”。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精神與生活方面的調節,緩解精神壓力,穩定情緒,對男性不育症的治療很重要。“慎味”就是飲食方面要注意,營養要均衡,不要偏食,蛋白質的補充固然不可少,新鮮蔬菜、水果等食物亦不可忽略,辛辣刺激、重口味的料理及垃圾食物應儘量避免。戒除煙酒也是一大重點。據研究顯示,酗酒對於“下視丘—腦垂體—性腺”軸、睪丸、精子均有毒性作用;香煙中的尼古丁已被証明是一種助氧化劑,它會透過不同的途徑來影響男性生殖能力,包括改變精子形態和存活率。此外,一些物理及化學因素,如: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熱能、電磁輻射、重金屬(如鉛、汞、鎘等)、有機氯化合物(如:多氯聯苯),對男性生殖功能亦有一定的影響。

參考資料

1. 曾金雄, 戴西湖, 劉建華; 還精方膠囊主要藥效學的研究; 中藥新藥與臨床, 2002, 13(6) : 363-365。
2. 賈金銘, 馬衛國; 中西醫結合治療男性不育症的思路; 中國男科學雜誌, 2006, 20 (7) : 1。
3. 郭震兵, 盧太坤; 中醫藥治療少精子症的臨床研究近況; 雲南中醫中藥雜誌; 2006, 27(6): 50-51。
回上頁